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- 规划计划 - 365bet送彩金
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陕西省人民政府铜川市人民政府

 索 引 号:xxgkml-0121-2016-8572  发布时间:2016-03-15 18:04:00  主题分类:规划计划
 发布机构:区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 关 键 字: 工作报告 政府  
 名  称: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

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

时间:2016-03-15 18:04:00  来源:区政府信息公开目录  浏览次数:



政 府 工 作 报 告

——2016年2月2日在铜川市印台区第九届

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

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 李亚莉


各位代表:

    现在,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,请连同《铜川市印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(草案)》一并审议,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。

    一、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任务和“十二五”规划完成情况

    “十二五”时期,是印台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的五年。五年来,在市委、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,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区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,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按照“3456”发展思路,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,加快产业转型升级,统筹推进城乡发展,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,在工业经济进入低谷的情况下,逆势而上,精准发力,实现了“十二五”的顺利收官。2015年,全区实现生产总值66.03亿元,“十二五”年均增长11.49%;地方财政收入1.62亿元,年均增长26.9%;固定资产投资42.81亿元,年均增长27.15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99元,年均增长12.98%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87元,年均增长16.31%。

    ㈠园区引领创特色,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显著。周陵园区成功创建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;全区建成各级农业园区10个,入驻企业41家,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6.68亿元,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日益增强。大力实施果业“提质增效”工程,苹果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,贮藏能力达到2.65万吨,果农人均苹果纯收入连续三年稳定在万元以上,荣获“全国果菜优质农产品十强区”称号。特色产业持续壮大,干杂果面积达到19.8万亩、蔬菜2.2万亩、中药材1.2万亩,畜禽存栏98.1万只(头),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。粮食生产实现“十二连增”,铜麦系列品种研发取得新成效,自主选育的铜麦6号单产达到676公斤,创全省旱地小麦种植最高记录。

    ㈡优化结构补短板,工业转型步伐不断加快。传统产业改造迈出新步伐,5家煤矿通过竣工验收,4家煤炭加工企业建成投产。引进实施了一批新能源开发项目,阿庄风电场并网发电,李家塔光伏发电项目即将并网,接续产业培育实现新突破。顺金园区被列为全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园区,入驻企业56家,2015年实现产值14亿元。陈炉陶瓷园区被认定为全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,引进企业9家;紫砂研发中心建成投运,填补了铜川乃至渭北地区紫砂产业的空白。

    ㈢旅游开发塑品牌,第三产业发展活力增强。全域旅游发展实现新突破,陈炉古镇景区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,被列为全省文化旅游名镇。305省道东线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带建设全面启动,一批服务区、门户区和休闲观光园、农事体验园、农耕文化展示园建设初见成效,郭秀明纪念馆、路遥文化展馆建成开放。金锁关石林景区首届太阳花旅游节成功举办。姜女祠文化公园建成投用,已成为群众休闲健身的好去处。服务业快速发展,再生资源回收利用、润民达康“放心肉”、百分百鲜奶、绿万佳果蔬等市场网络在铜川实现了全覆盖,发展电商40余户,培育限上企业15家,全区服务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。

    ㈣聚集要素强基础,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。北城区建设步伐加快,实施了漆水河景观道路、堤防加固等项目,区体育场主体完工。老城区改造力度加大,荣获“全省保障房建设十佳县”称号,建成保障房3252套,1889户城市困难群众圆了住房梦;实施了一批道路改造、管网铺设、绿化美化亮化工程,基础设施和城市面貌明显改善。小城镇建设深入推进,实施了世行贷款饮水、农贸市场建设等工程,镇区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,陈炉镇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镇,广阳镇、陈炉镇荣获全国“一村一品”示范镇称号。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,建成市级美丽乡村4个。投资1.3亿元的后河沟水库项目开工建设。四城联创扎实推进,创园、创绿、创国卫顺利通过验收。

    ㈤兜底保障惠民生,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“双高双普”创建深入实施,印台中学建成教学楼和实验楼5栋,9所镇办中心幼儿园建成投用,提前一年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。区镇村文化站点实现全覆盖,“百姓大舞台”等文化活动深受群众喜爱,成功创建为全省文化先进区。电视剧《陈炉古镇》开拍。卫生计生服务水平全面提升,荣获“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”称号。实施了农村安全饮水、危房改造等工程,8万余人喝上了放心水,1.2万人喜迁新居,1.7万人稳定脱贫,所有行政村实现晴雨通车。新建幸福院48个、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8个。扎实推进治污降霾行动,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三年位居全市前列。平安建设不断深化,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,连续四年巩固了信访“三无”区县创建成果,全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

    ㈥深化改革添活力,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。以简政放权为重点推进行政体制改革,承接省市下放行政审批事项66项,取消65项,27个部门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全面公开。以激发市场活力为目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,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和金融扶贫创新试点工作有序推进,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工作走在全市前列,“三证合一、一照一码”登记制度全面推行,户籍制度、公务用车等改革稳步推进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领域改革,中小学、幼儿园大学区制和交流轮岗等工作深入开展,医疗服务区镇一体化管理成效明显,食品药品三级监管网络不断健全,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养老保险改革顺利实施。

    ㈦转变作风提效能,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。深入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“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,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,纠正了一批“四风”突出问题。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,自觉接受人大、政协监督,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62件、政协提案342件;依法治区进程不断加快,坚持政府决策合法性审查,依法决策机制进一步健全,被评为省级“依法行政示范区”。深入推行政务公开,财政预决算、“三公”经费、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事项全面公开,公民代表进政府、大学生假期见习等活动持续开展。区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,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办事。应急管理机制不断健全,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增强。

    同时,审计、统计、气象、粮食、供销、税务、档案、残联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。

    各位代表,过去的五年,挑战非同寻常,过程充满艰辛。这些成绩的取得,是区委统揽全局、科学决策的结果,是区人大、区政协及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,更是全区上下团结一心、苦干实干的结果。在此,我代表区政府,向全区人民,向关心支持印台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,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!

   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清醒地看到,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许多挑战。在资源约束和市场波动的双重压力下,产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,以煤为主的传统产业受到的冲击还在继续,风电、光伏发电等接续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,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;服务业规模小、占比低,整体结构不优;脱贫攻坚、生态建设、城市工作与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;人才、资金等要素聚集能力不强,创新活力不足;政府职能转变还有不到位的地方,一些干部的责任意识、实干精神、创新意识还不强,法治思维、工作能力、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。这些问题,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。

    二、“十三五”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

    “十三五”时期,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,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,是印台转型发展的关键期。未来五年,我国发展步入新常态,新常态孕育着新机遇,新机遇催生着新动力。中央经济、扶贫、城市、农村等工作会议,围绕五大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在项目建设、金融支持、脱贫攻坚、民生保障等方面释放出一揽子扶持地方发展的政策信号,为我区转型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。就印台自身发展而言,经过近年来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,工业接续产业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已具雏形,周陵、陈炉陶瓷等产业园区发展步伐加快;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过程中,全区党员干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和历练,担当精神、奉献意识不断增强,追赶超越、突破发展的愿望愈加强烈,人心思进、苦干实干的共识不断强化,为印台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。因此,只要全区上下坚定信心,迎难而上,奋起直追,就一定能够实现印台转型发展的新突破。

    “十三五”时期,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: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以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坚持以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,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目标,以“转型发展,追赶突破”为主线,大力实施“果业立区、工业强区、文化兴区”三大战略,牢牢抓住项目建设、工业转型、农业增效、旅游开发、城乡统筹、民生改善、脱贫攻坚等关键工作,着力打造“一心一带四园四区”十大重点板块,统筹推进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、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,努力把印台建设成为工业转型创新区、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文化旅游特色区。

    今后五年,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:到2020年,全区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,工业转型取得实质性突破,农业经济走在全市前列,文化旅游和商贸服务业成为新的增长点,新型城镇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,城乡居民收入超过全市平均水平,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,改革创新工作成效显著,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,实现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。预计“十三五”末,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%左右,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%左右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%左右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%左右。

    围绕“十三五”发展目标,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:

    坚持创新驱动,扎实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、科研院所合作,积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,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;应用先进技术提升传统产业,转化科研成果发展接续产业,使科技创新成为产业转型的重要支撑;创新投融资模式和生产经营方式,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、投资强度大、市场前景好的产业类项目,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

    坚持统筹协调,扎实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。按照产城融合、城乡互动、协调发展的要求,以保护生态为前提,以城区、小城镇、美丽乡村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重点,明晰功能定位,科学布局产业,完善基础设施,优化公共服务,着力构建新型城镇体系。到2020年,基本实现城乡政策一致、规划建设一体、公共服务均等、收入水平相当。

    坚持绿色低碳,扎实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。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,注重源头防范,强化日常监管,筑牢生态安全屏障,打造天蓝地绿、山青水秀的生态环境。积极实施绿化造林、地质环境治理等工程,强力推进生态修复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,集约节约利用资源,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。到2020年,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7%,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5%。

    坚持对外开放,扎实推动区域经济包容发展。抓住“一带一路”、资源型城市转型、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等战略机遇,构建产业合作、人文交流等平台,充分发挥煤炭、陶瓷、苹果等产业优势,加强与西安国际港务区和电子商务平台等丝绸之路重点载体的对接,推动优势产能“走出去”,吸引战略性产业“走进来”,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。

    坚持共享发展,扎实推动民生事业全面进步。以提高标准和扩大覆盖面为重点,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;全面推进教育、文化、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;2018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,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;扎实推进平安印台建设,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,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整治,着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,最大限度地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。

    三、2016年主要工作任务

    2016年是实施“十三五”规划的开局之年,我们要以五大发展理念推进去产能、去库存、去杠杆、降成本、补短板五大任务的落实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按照稳投资、稳工业,优结构、优环境,增就业、增收入的要求,着力打造“一心一带四园四区”十大重点板块,努力实现新常态下全区经济社会更好发展,确保“十三五”开好局、起好步。

    今年,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:实现生产总值增长8%左右,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10%左右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%左右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%左右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%左右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.5%以内,万元生产总值能耗、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市上下达的指标。

    ㈠打好三大战役,加快破解制约印台发展的主要瓶颈

    项目建设、招商引资、脱贫攻坚是制约印台发展的主要瓶颈,今年要主动出击,逐个突破,全力打好这三场硬仗。

    一是打好项目建设战役,为系统转型增添新动力。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,以项目支撑发展,以项目改善民生,不断增强区域发展后劲。紧扣中省市投资方向,切合印台转型发展需求,实行项目建设“预备库、储备库、建设库”三库联建,制定实施政府投资项目三年滚动投资计划,完善重大项目动态调整机制,力争全年完成政策性投资4亿元以上。积极争取中省在项目规划布局、要素保障、专项建设债券发行等方面更大倾斜,搭建企业融资平台,全力推动政企、银企合作,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,着力破解融资难题。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,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资金使用效益。完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,落实“四个一”包抓制度,夯实责任,倒排工期,挂图作战,确保光伏发电等34个区级重点项目按计划推进,完成投资16.7亿元以上。8月份集中开展项目观摩评比活动。

    二是打好招商引资战役,为产业发展引来源头活水。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,坚持招大不放小、外引兼内扩,突出十大板块招商,突出重点产业招商,努力实现招商引资数量和质量双提升。出台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和考核奖惩办法,设立专项资金,落实领导带队,广泛开展以商招商、专业招商、定向招商活动,积极探索“互联网+”招商、市场化招商新模式,建立招商项目库、产业专家库,进一步提高各级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和实效性。充分盘活区内土地、雷家沟铝厂厂房及王石凹、鸭口煤矿等闲置厂矿资源,制定盘活利用方案,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。深化“京企进陕”、“国企进铜”等活动,依托资源禀赋、区位优势、产业基础,持续与大企业、大集团对接,力争已联系的加工制造、医药生产、旅游开发等项目早落地、早建成,全年签约投资2亿元以上的项目不少于2个,实际利用市域外到位资金22亿元以上。优化招商环境,强化跟踪服务,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,严厉打击破坏投资环境行为,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。

    三是打好脱贫攻坚战役,为实现同步小康打牢基础。把脱贫攻坚作为“一号”民生工程来抓,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。完善脱贫保障机制,建立扶贫工作任务清单、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,实行区镇村三级包抓帮扶机制,夯实各级脱贫攻坚责任。加大资金投入,按不低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2%安排专项扶贫资金,并确保每年增长不低于20%;深入推进金融扶贫试点工作,努力用财政扶贫资金撬动金融机构贷款。坚持精准施策,按照“六个精准”的总体要求和“一村一策、一户一法”的原则,精准识别脱贫对象,精准制定帮扶措施,科学摆布扶贫项目,以金锁西片、铜罕沿线为重点,落实产业扶贫、教育扶贫、兜底扶贫等措施,年内实现周陵、双碑等15个村整体脱贫、全区4300人稳定脱贫,切实帮助贫困群众找到好路子、住上好房子、过上好日子。

    ㈡建设十大重点板块,全力提升印台经济深度转型承载力

    “一心一带四园四区”是印台“十三五”转型发展的重点板块,要按照各板块的功能定位,科学规划,聚集产业,全力推进,有效提升,充分发挥各大板块的示范引领作用,辐射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。

    一是围绕“一心”建设,打造城市建设新亮点。以城区为中心,在完善市政设施、打造城市景观和塑造城市文化上狠下功夫,努力建设宜居宜业的新型城市。加大老城区改造力度,突出彰显古同官文化,启动同官古城改造工程,持续推进城市美化绿化亮化,对老街道沿街立面及道路、管网等设施进行改造,加强城市景观建设,不断提升城市品位;实施北关煤台、宋塔周围等棚户区改造项目,安置群众4000余户,力争货币化安置率不低于50%;加快保障房建设,完成盛景佳苑主体工程和济阳新城、鑫光小区等项目配套设施工程,切实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。加快北城区开发步伐,开工世行贷款小城镇基础设施项目,新建滨河东路和6条连接线,完善北城区交通网络;实施姜女祠片区生态景观工程,绿化美化两岸山体,完成铜川桥至屠宰厂桥河道清淤、防渗处理和水景观建设,着力打造集休闲、文化、旅游为一体的绿色生态亲水长廊。深入开展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,巩固提升创国卫成果;加大城市管理力度,推行“日巡、周查、月评”巡查督办模式,实行精细化、网格化、徒步化管理,健全环境治理长效机制,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、共建共享。

    二是围绕“一带”建设,实现城乡发展新突破。按照“以线串点、纵深辐射”的思路,整合305省道沿线经济、文化、旅游等资源,着力打造305省道经济文化综合带,辐射带动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。加快小城镇建设,陈炉镇实施镇区棚户区改造、集中供水、电缆地埋等工程;红土镇实施统筹城乡建设示范项目,建成孙家贬新型农村社区;广阳镇实施街道综合改造工程,建成杨河新型农村社区;金锁关镇实施镇区生活垃圾、污水处理等项目;阿庄镇实施仿古商住一条街提升工程,建设阿庄村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。通过因地制宜在各镇实施新型农村社区、基础设施改造等工程,推进小城镇差异化发展。同时,建设周陵至三里洞、史家河至傲背、广阳至东坡、何家坊至金锁石林、周陵至军台岭5条公路,实现镇区、景区、城区之间互联互通。加快郭秀明教育基地建设,实施道路改线和秀明花谷、阳光广场等工程。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,编制全区村庄布局规划、周陵示范片区和惠家沟等10个美丽乡村建设规划,实施环境整治、产业提升等六项工程,充分挖掘乡村民俗文化、历史文化等资源,打造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。年内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片区1个、示范村1个、精品村4个、达标村5个。

    三是围绕“四园”建设,启动转型发展新引擎。坚持把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,修编详规,完善功能,加快产业聚集,扩大园区规模,发挥示范带动作用,推动农业提质增效、工业转型突破。

突出周陵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龙头地位,加快新品种、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,壮大产业群,延伸产业链,强化科技示范引领,走优质高端发展之路。出台加快周陵园区发展的意见,培训职业农民,孵化农业企业,组建园区产业联盟,吸纳聚集龙头企业,着力打造全省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新标杆;同时,加快西塬、鹏大、金圪塔、晨光、津樱、普惠等其他农业园区发展,年内力争创建省市级农业园区2个,完成投资1.2亿元,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。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引领,带动全区农业产业快速发展。坚持果业立区,加大财政对现代果业的支持力度,新栽苹果5000亩,改造提升2万亩,建成自根砧矮化苹果示范基地2个;申报“印台苹果”区域公用品牌,组织参加各类促销推介活动,进一步提高印台苹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促进特色产业适度规模经营,新增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个,种植蔬菜2万亩,新栽改造干杂果8000亩,加快王石凹中药材产业基地建设,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。严守耕地红线,加大铜麦6号推广力度,播种粮食14.5万亩,总产量稳定在3万吨以上。

    坚持工业强区,按照绿色、循环、创新的理念,全力打造重点工业园区。陈炉陶瓷工业园区以发展陶瓷产业为重点,扩大园区规模,实施污水处理、雨水收集工程,加快引进现代陶瓷、紫砂等产业项目,建成秦王府陶瓷生产线,开工建设紫砂制品生产线,着力打造西部陶瓷产业基地。顺金工业园区以发展物流商贸业为重点,科学规划布局,启动建设商品批发、货运流通平台,加快顺金货运站建设,积极引进新的物流项目,着力打造北市区物流产业基地。雷家沟工业园区以发展装备制造业为重点,加强与陕有色对接,争取省市政策支持,盘活利用铝厂老厂区闲置资源,加快实施再生合金、汽车配件加工项目,着力打造加工制造业基地。年内三个工业园区引进产业项目6个以上。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引领作用,提升改造传统产业,大力发展接续产业,持续扩大工业规模和体量。完成3家煤矿机械化改造,加快年产90万吨洗煤场建设。建成阿庄风电、玉华和李家塔光伏发电项目,开工建设铜川矿业公司光伏发电项目,着力打造全市新能源产业基地。年内培育规上企业4户以上。全面落实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政策措施,引进中小微企业20户,新增个体工商户200户,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5%以上。

    四是围绕“四区”建设,彰显旅游产业新特色。坚持文化兴区,促进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,突出重点片区,持续推进全域旅游,带动第三产业蓬勃发展。加快陈炉古镇旅游区建设,积极与陕文投合作,加强核心景区建设,创建国家4A级景区;启动建设集文化展示、吃住游购为一体的特色街区;抓住电视剧《陈炉古镇》开拍的有利机遇,放大宣传效应,进一步提升陈炉景区的知名度。加快金锁关风景观光区建设,实施金锁关关口、烈桥文化民俗村建设工程;加快石林景区开发,建成小吃街和文化广场,办好第二届太阳花旅游节,努力建设集观石赏花、山林探秘、寻古抒怀、追访传说为一体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。加快工业遗址体验区建设,以王石凹煤矿为中心,以东区关闭矿井为延伸,与铜川矿业公司合作,开发建设王石凹煤矿工业遗址公园,着力打造集矿业文化溯源、采煤遗迹展示、井下生产体验为一体的大型工业遗址公园。加快东部民俗休闲区建设,深入挖掘东区历史名人、民俗风情、文化遗迹、特色饮食等旅游资源,在打造井勿幕故居、晨光慢谷庄园、金圪塔农耕文化体验园等重点区域上实现新突破。同时,加大商贸服务业扶持力度,实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二期工程,建成润民达康“放心肉”追溯体系;开展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区创建工作,充分发挥“互联网+”的平台作用,建成区电子商务中心,辐射带动重点镇2个以上、重点村5个以上。年内培育限上企业2户。

    ㈢实施六大民生工程,倾心构建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

    牢固树立底线思维,坚持发展成果共享,以保基本、兜底线、促公平、可持续为准则,大力实施六大民生工程,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,努力让群众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。

    一是实施教育提升工程。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“双高双普”创建工作,实施红土中学、陈炉中小学等11所薄弱学校改造项目,完成城关小学、频阳小学2个教学楼和城关第二幼儿园主体工程,建设印台中学学生食堂和宿舍楼,不断改善办学条件;出台提高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,优化教育资源配置,健全评价奖惩机制,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。

    二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。加快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步伐,建成区体育场和红土、陈炉2个重点镇综合文体中心,安装广播电视“户户通”1350套,开展“文化大蓬车”、“乡村春晚”等群众文化活动50场次以上,让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。

    三是实施卫生健康工程。以开展健康城市建设活动为契机,改善基层医疗条件,完成12家孙思邈中医堂建设和高楼河卫生院、区疾控中心改建项目;落实重特大疾病救助等政策,帮助群众解决医疗困难;加强与知名医院合作交流,培训医务人员,引进先进技术,聘请专家坐诊,切实提高医疗服务水平。

    四是实施社会保障工程。扎实推进“救急难”综合试点工作,不折不扣地落实城乡低保、五保供养和残疾人生活补助等社会救助政策。完成五大保险扩面提标任务,推进社保卡、居民健康卡、惠民一卡通“三卡合一”。建设区老年养护院,新建农村幸福院19个。积极搭建就业创业平台,建成区人力资源市场、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;严格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,发放小额贷款2500万元,新增城镇就业2000人以上。

    五是实施生态改善工程。深入开展治污降霾行动,造林绿化1.5万亩,治理水土流失10平方公里,完成后河沟水库主体工程;扎实开展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巩固提高三年行动,切实抓好水源地保护等七项综合治理工程,确保漆水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Ⅳ类标准;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,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。加强重点区域生态建设,建成省级生态镇1个、生态村4个,力争省级绿化模范区和生态区创建工作顺利通过验收。

    六是实施平安建设工程。认真落实安全生产“一岗双责”,建立责任清单,突出抓好煤矿、非煤矿山、道路交通、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工作,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。完善和创新市场与质量安全监管新机制,积极推进“食品安全示范区”创建。畅通群众诉求渠道,依法处置信访案件;建立农民工工资清欠长效机制,依法打击拖欠工资行为,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。加大社会治安防控力度,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,确保全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

    ㈣深化三大领域改革,全面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

    把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改革向纵深领域推进,逐步形成更具活力、更富效率、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,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。

    一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。继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,取消非行政许可事项,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,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。加快镇村综合改革,稳步推进重点示范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,全面完成行政村改革,不断激发基层发展活力。建立合理的容错机制,发挥干部首创精神,鼓励干部干事创业。

    二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。推进国有资产管理改革,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,合理开发利用闲置国有资产。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,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机制,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向“专、精、特、新”方向发展,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。加快财税体制改革,出台综合治税管理办法,持续推进“营改增”试点;健全财源建设考核激励机制,提高财政收入质量;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管理,出台管理办法,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。扎实推进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,充分发挥资金规模效应。实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,形成产权明晰、责任明确的管理体制。

    三是加快社会领域改革。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,完善用人机制和奖惩机制。继续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,建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机制。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,加快社会办医、全民医保体系建设,全面推进分级诊疗。积极实施全面二孩政策,促进人口均衡发展。扎实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,使群众享受丰富优质的公共服务。

    四、以严和实的精神,加强政府自身建设

    新形势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,全面推进依法行政,努力建设为民务实、高效廉洁、群众满意的政府。

    坚持依法行政。认真贯彻执行《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(2015-2020年)》,加强依法行政三级网络建设,严格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及“三统一”制度,充分发挥法律智库作用,不断提高决策的合法性、科学性。坚持开展法治大讲堂等活动,进一步提高干部依法行政能力。完善执法程序,规范执法行为,健全考核机制,自觉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。

    坚持为民理政。把公众利益作为政府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规范运行三级便民服务网络;坚持经常深入基层,倾听群众呼声,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。围绕民生改善和发展需要,重点在教育、卫生、经济等方面引进专业人才,切实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。优化公共资源配置,完善公共服务平台,让群众共享更多、更好的发展成果。

    坚持阳光施政。深入推进政务公开,积极推广电子政务和网上办事,全面公开预决算和“三公”经费,扎实开展公民代表进政府和大学生假期见习活动,努力让群众了解政府工作、支持政府工作。加强行政监察,严管公共资金、公共资源和国有资产。认真办理人大建议、政协提案和网民留言,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、政协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、社会监督,着力打造阳光政府。

    坚持廉洁从政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,健全完善各类议事决策程序,扎紧扎牢制度围栏,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。厉行勤俭节约,集中财力为发展办大事、为群众办实事,切实做到政府过紧日子、群众过好日子。巩固提升“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成果,持之以恒贯彻中央八项规定,继续深化作风建设,树立政府廉洁勤政的良好形象。

    各位代表,信心铸就成功,奋斗创造辉煌。人民的期望,不允许我们有丝毫懈怠;发展的重任,要求我们奋发进取。让我们在市委、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,在区人大、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团结和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,改革创新,锐意进取,务实苦干,努力实现“十三五”良好开局,共同谱写印台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!



编辑:任建鹏

审核:任建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