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彩艳丽的孔雀开屏、栩栩如生的龙凤呈祥、憨态可掬的小老虎……11月5日上午,兼具观赏食用功能的数十件铜川面花作品亮相第24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,引来许多群众及客商驻足观看,大家一边用手机拍摄,一边由衷感叹“高手在民间”。然而,这些参展的面塑作品均出自于我市民间面花“非遗”传承人王莲娃及儿子、儿媳之手。 面花又称糕花、面塑或花馍,起源于汉族民间祭祀活动用面塑动物代替宰杀牛羊的习俗,流行于以面食为主的广大北方地区。经过时光的沉淀和无数双巧手的揉捏,如今的面花是具有民俗特色的食品,作为当地红白喜事、四时八节馈赠亲友的礼品,也是极具观赏性的艺术品,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、中华食文化的承载体,释放出新的价值。今年68岁的王莲娃老人家住印台区阿庄镇丰邑村二组,12岁起她就学做“面花”,至今已有50余年,其制作的面花远近闻名。据了解,印台区“非遗”项目阿庄面花已列入我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它盛行于印台区阿庄镇丰邑村,由王莲娃传承。 “老嫂子虽然没念过啥书,但她可是这方圆十几里的大能人,绣花、缝纫、做手工艺品、茶饭,她样样在行,尤其是面花,那可是她的拿手活。”提起王莲娃,村民王如蓝对她赞不绝口。据王莲娃介绍,她的手艺是跟着奶奶和母亲学来的。当年王莲娃看着一个个面团在奶奶和母亲的手中变成了花鸟人兽,非常有趣,便开始跟她们学做起了面花。这一“入行”就是50余年。这门技艺从曾祖母手里传下来,到她这儿已是第四代了。每逢周边村子过红白喜事时,上门找她做面花的群众都络绎不绝,不仅是周边群众,西安、渭南、咸阳等地的群众也都慕名而来。“制作花馍的过程比较繁琐,一般需要提前三天预定。”王莲娃说,和面、揉面、捏面、蒸面、上色,尤其是要将面揉好揉光揉硬,否则面花就立不起来。制作工具非常简单,就是日常生活中所用的针、镊子、剪刀、瓶盖、笔冒、牙签等。 11月3日上午,记者在王莲娃家中提前目睹了参展花馍的庐山真面目。房间里一张大桌子上花团锦簇,一盘盘硕大的面花蔚为壮观,其色彩斑斓,造型各异,惟妙惟肖,令人叹为观止。“我和儿子、儿媳用了半个月时间,制作了这些花馍,有婚嫁花馍、祝寿花馍、满月花馍、还有喜庆临门的老虎花馍等,这次能借助杨凌‘农高会’这一平台让更多人知晓、了解我们印台的‘非遗’项目阿庄面花,我们付出再多也值了!这回我儿子和儿媳算是出了大力,看来我的面花手艺真的不会失传啦!”王莲娃自豪而欣慰地对记者说道。 说起传承,还要从王莲娃的儿子王斌关闭酒店说起。今年42岁的王斌是一个能“折腾”的年轻人,他肯干有想法,脑子灵活。12年前就和妻子田芳梅在阿庄镇街道开了家酒店,由于善于经营管理,生意一直很红火。但随着母亲年龄一天天增大,精力明显不足,尽管每天上门找她做面花的人有很多,但是上了年纪的母亲眼睛渐渐昏花,心有余力不足,一想到50年的手艺就这样失传,心里很不甘,为此常常一个人抹泪。懂事的儿子发现了母亲的心事,劝她就此不干了,待在家里好好享享清福。但是,倔强的母亲一直未放弃,一心想叫儿子传承自己的手艺,经过多次耐心做工作,功夫不负有心人,2015年冬天,王斌看母亲太累了,给母亲帮忙的时候突然就喜欢上了面塑,一发而不可收拾,并带领妻子一块给母亲打下手,很快夫妻二人态度上就有了变化,决定关掉酒店传承母亲的面塑技艺,并将它发扬光大。 如今,在母亲传帮带下,王斌已能独立完成花馍制作的全过程,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还在母亲的传统技艺上进行创新,制作的面塑作品很惹人爱。王斌对记者说:“作为新一代,我是家里第五代传承人,不仅要学习前辈们的精湛技艺跟技巧,还要创造创新出不失于阿庄传统味道的新产品,让民俗走进人们的生活中。目前,我正琢磨着用电商平台将这些手工艺品推出去,同时,想办个合作社让更多人学习这个面塑,将民俗技艺传承下去,打造成当地文化特色产业。”(记者:吴洋凯) 审核:焦 勇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