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陕西省人民政府铜川市人民政府

您当前的位置: 网站首页 在线服务 > 服务三农 >
新建大棚要“三管”
时间:2018-01-04 16:48:39   来源:中国农业网   浏览次数:

    新建大棚病菌少是优势,但新棚全是生土地,需要合理施肥,活化土壤。新棚建好后,要提前打算,充分发挥新棚优势,弥补不足,延缓重茬问题出现。为此,本期“大棚管家”就跟刚开始种植大棚的菜农说说新棚管理的那些事。


  用好底肥,让土地“活”过来


  新棚底肥用量较大,以补充土壤有机质,改善土壤通透性,提高生土地的生产性能。到冬季后,气温较低,新棚微生物少,粪肥发酵缓慢,不建议大量使用稻壳粪、干鸡粪、秸秆等未腐熟的有机肥,尤其是入冬后仍然没有做好定植准备的地方,随着地温降低,粪肥发酵缓慢,更要注意底肥配比,应以腐熟好的粪肥或生物有机肥为主。底肥中,粪肥占据主导地位,建议选择发酵鸡粪,每亩使用3000~5000公斤为宜,配合高钾复合肥50~100公斤。


  生土地病原菌少,有益微生物也少,菜农施肥过程中应搭配生物菌肥,与发酵鸡粪一起使用,增加有益菌数量,活化土壤,提高土壤肥力。目前,市场上生物菌肥数量众多,应选择质量有保证的生物菌肥,一次性用足,起到防病促根等作用。施肥后,要注意深翻地,并立即浇水,整平棚内土地,做好定植准备。


  做好防护,新棚优势“亮”起来


  新棚最大的优势就是棚内病菌少,尤其是土壤之中,更是干净。因此,新棚建好后,菜农要特别注意切断根部病虫害的传入渠道,避免根部病虫害发生。


  翻地农机具要做好消毒处理农机具是根部病虫害传播的重要渠道,尤其是根结线虫等,主要通过农机具传播。农机具翻地前,菜农应注意清理干净农机具上残存的土壤,并用阿维菌素1000倍、多菌灵500倍等喷淋轮胎、旋耕机刀片等部位,做好防护,避免农机具可能携带的病原菌、虫卵等。


  准备棚室管理的专用工具棚内应准备专用的鞋子,进棚前更换;棚内使用的锄头、剪刀等最好是专用的。专用工具可以避免病原菌等的相互传播,减少病害入棚几率。


  注意病残体处理换茬后的蔬菜残株,最好运到远离棚室的地方进行处理,尤其是根系、病叶等,避免病原菌仍然汇聚在棚室周围扩散传播。


  通过以上简单的防范措施,可以大大降低病虫害尤其是根部病虫害传入棚室的几率,延长蔬菜大棚正常使用的时间,既减少了病害发生后的农药投入,降低了成本,确保了蔬菜安全,又增加了蔬菜产量和品质,一举两得。


  设好配套,性能潜力“挖”出来


  大棚蔬菜种植,不是建好了棚就可以了,还需要较多的配套设施,才能充分发挥大棚的生产性能。在这些方面,很多新蔬菜产区缺乏认识。多数棚区棚膜尘土极多,尤其是道路两边的大棚,大都覆盖了厚厚一层尘土,棚内光照受到很大影响。


  在选择优质无滴膜的基础上,设置除尘布条可以有效清楚棚膜上的尘土,对改善冬季棚内光照效果明显。防尘带可以用长的布条等制作,将其一端固定在棚顶的横向钢丝上,另一端固定在棚下横向钢丝上,长度略长于棚的跨度(一般比棚膜宽度长0.5~0.7米即可),间隔2米左右设置一条。这样布条会随风摆动,从而擦掉棚膜上的附着物,保持棚膜清洁,增加棚膜的透光度。间隔一段时间,可以将除尘带左右移动一下,确保两端的棚膜也能清理到。


  除此之外,菜农在棚室门口挡风保温、通风管理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,需要菜农注意改善。建好了棚,还要做好设施配套,用好相应设施,才能充分发挥大棚生产性能,确保蔬菜高产高效,减少病害发生。


编辑:杜岗
审核:侯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