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,印台区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、发展任务和民生工程,固基础、强队伍、抓产业,走出了一条抓党建促脱贫的新路子。 强基固本夯实脱贫基础 “农村富不富,关键在支部”。打赢脱贫攻坚战,建强村级党组织,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是关键。印台区以“学秀明见行动、强党建促脱贫”主题活动为载体,建立抓党建促脱贫作战“指挥部”和工作例会制度,常态化研究推进脱贫攻坚工作,通过组建“联村党委或党总支”、推行“联合支部”、推广“产业链支部”,在全区深入开展“责任落实、固本强基、选贤用能、示范引领、督责问效”五项行动,通过支部引路、党员带路、产业铺路等19条具体措施,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工作优势。 针对基层班子软弱涣散因素,依托党建作战室,依靠党建包抓团队,逐支部制定“整改提升作战图”,组建党建包抓小组定点督促指导,严格落实村干部坐班值班、教育培训等制度,切实抓好组织设置,动态消除各类软弱涣散因素。 扩大村“两委”班子选任视野,加大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储备,建立政治激励、人文关爱、待遇关怀机制,激励村“两委”干部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大显身手。开展党建促脱贫大培训和“干部上讲台”活动,全面提高党员干部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。同时,把抓党建促脱贫纳入党组织书记述职内容,在村上开展包抓部门党组织书记、村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,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。 人才引领增添脱贫活力 “队伍强不强,全靠领头羊”。队伍建设是搞好脱贫工作的第一步。印台区通过实行领导包片、单位包村、干部包户制度,26名区级领导包抓50个贫困村,96个单位2060名党员干部与4155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;选派321名政治素质高、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党政人才组成扶贫工作队,驻村开展扶贫工作;选派65名德才兼备的党员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,通过“带头书记”的示范效应,引导和带动基层党组织、广大党员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奋勇前行。 近年来,印台区通过组建党政、文化、农技等10支专业人才服务队,以“兵团式作业”的方式,深入村组送技术、送信息,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。重点实施“人才+技术”“人才+健康”行动计划,依托周陵现代农业园区人才振兴计划示范点,组建园区企业“专家教授+技术员+技术能手”农业技术攻坚队,对周边群众开展技术指导培训,推广新品种、新技术。培养樱桃、苹果、设施蔬菜种植能手460余人,带动发展樱桃种植112户、大棚蔬菜栽植40户。抽调105名骨干医护人才,成立27个医疗帮扶小分队,发放健康宣传资料3万余份,义诊3235余人次,免费发放药物价值4.35万余元。 同时,采取“请进来、走出去、带回来”方式,鼓励支持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和外出务工技术能人带资金、带技术返乡创业,领衔成立农业合作社、产业园8个。通过组织开展“发挥乡土人才作用,助力脱贫攻坚”活动,从220多名果业技术员中公开选聘了100名优秀果业乡土人才,成立5支果业技术服务团,与贫困村结对,定向提供免费技术服务。依托全省最美农业人“王长新劳模创新工作室”,邀请西农大教授专家开展专业培训,累计培训果农3万多人。 组织链接形成脱贫合力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,印台区通过组织链接,积极引导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探索运用“党建+扶贫”的工作模式,改变以往企业、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只停留在修桥铺路、给钱给物这种“输血”多、“造血”少的老路,以非公企业、社会组织为帮扶方,以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为帮扶对象,以签约结对、村企共建为主要形式,通过产业帮扶、就业帮扶、技能培训、公益帮扶等其他帮扶等方式灵活施策、精准扶贫,增强贫困户的自我“造血”功能,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。 通过推行“支部+党员+合作社+产业+贫困户”五位一体运行模式,让贫困户通过专业合作社带动、土地流转拿租金、企业务工挣薪金、股份分红得股金等方式,实现了企业获利、村里得益、农民收益的多边共赢。截至目前,印台区建立党员示范扶贫产业园区3个,欣之农、晨光、春和红、莲花池等13家企业与347户贫困户签订了产业发展及用工协议,解决就业岗位350个,发放入股分红资金32.99万元。王石凹街道6个村的党支部共成立合作社8个,每个合作社有1个特色产业发展项目,286户贫困户均已纳入合作社,通过组织链接,整合了社会不同方面的力量,构建了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。(记者:张红 通讯员 李哲) 审核:焦 勇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