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印台区认真落实中省市各项部署要求,不断强化思想政治自觉,主动扛实责任,强化工作措施,合力攻坚克难,突破关键成效明显。 扭住产业促增收,群众致富渠道不断拓宽。印台区先后建成贫困村百亩示范果园19个,打造特色种养基地21个,发展蔬菜、中药材3万余亩、苗木花卉1.1万余亩。各镇办均建立了扶贫产业园,累计实施产业项目57个,帮助1600余户贫困群众兴起了致富产业。坚持合作带动,探索建立了“园区引领+贫困户”等模式,组织153家龙头企业、合作社与贫困户结成联股联利共同体,吸纳贫困劳动力2400余人,流转土地4500余亩,签订订单协议8300余份,参与合作的贫困户户均年收益2000—10000元。推进“三变”改革,全面完成全区72个行政村清产核资工作,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现全覆盖,挂牌并运行了全市首家农村产权交易中心,注资500万元着力打造10个重点村,其中红土镇孙家贬村、陈炉镇上店村在全市率先完成股份制改革,分别被列为全省“三变”改革示范村和村级集体经济试点村,带动2700余名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增收。 落实政策严兜底,扶贫“红利效应”持续释放。教育扶贫方面,建立了贫困学生数据库,累计发放各类补助资金68.92万元,为生源地大学生贷款45.1万元,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实现零辍学。健康医疗方面,出资300万元设立了医疗救助兜底保障基金,全额资助贫困户新农合及大病保险,民政医疗救助率、“一站式”即时结算服务率和免费家庭医生签约率均达到100%。易地搬迁方面,2017年计划搬迁的102户356人中,分散安置22户90人已全部入住,集中安置80户266人,安置房达到入住条件,并已交付钥匙。基础设施方面,2017年退出的13个贫困村已实现通水泥路,电力入户率达到100%,安全饮水工程全面达标,标准化卫生室全部投入使用。就业创业方面,通过免费培训实现就业145人,开发特设扶贫公益性岗位365个、公益专岗66个,已全部到岗工作。生态补偿方面,2017年的公益林生态效益、退耕还林等补偿资金已全部兑付到位,全区聘用生态护林员107名,均为建档立卡贫困户,每月足额发放工资500元。金融支持方面,筹措1000万元建立了区级金融扶贫贷款储备金,41个贫困村全部成立了互助资金协会,全年发放小额贷款402笔1819.5万元,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获贷率达到100%。兜底保障方面,将农村五保户、重度残疾人、孤儿等特困群体纳入低保范围,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投保农房保险8万元,全年发放各类保障金2548万元。 典型引领增动力,矢志攻坚斗志愈发高涨。培树先进群体,编印纪实录、拍摄微电影,3名先进典型登上陕西电视台《脱贫之路》栏目,为更多贫困群众树起了勤劳致富的信心和决心。开展扶贫文艺汇演下基层活动100余场次,展现了全区精准扶贫脱贫工作的生动实践。通过印发方案、表彰各类先进等实施扶志行动。 外引内联聚力量,全区扶贫格局日趋完善。印台区与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结为对口帮扶对子,2017年先后开展区级党政代表团互访4次,镇办、部门各类交流互动活动10余次,签订涉及产业、医疗等合作协议9份。完成协作项目总投资905.83万元。建立三大帮扶体系,紧抓整合国企、高校、医疗帮扶资源的机遇,成立了国企扶贫联络办公室,与陕科大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,涉及具体帮扶项目37个。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、市妇幼保健院、市职业病防治院分别与该区中医医院等4家医院建立了帮扶关系。与中国人民银行确立了定点扶贫关系,实施了央行金币精准助教项目,选送50名教师分赴北京教育学院、陕西师范大学研修培训;充分发挥省委组织部牵头的“两联一包”扶贫团帮扶作用,对接落实直接投资150余万元,引进项目40个;引导非公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,全区投身帮贫济困的企业达到63家,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。 强行动增实效,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发展。印台区在所有行政村建立了“脱贫攻坚群众说事室”,对群众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专人办理,及时答复。出台产业增收“十条措施”,区镇村三级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全覆盖,苹果、樱桃等特色农产品网上交易额达到4500余万元。脱贫服务“大篷车”分赴村组送政策、送技能,纺织专业培训班、果业技术培训班相继开课。精心评选矢志攻坚先进村和模范户,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,引导贫困群众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。(通讯员:李哲) 审核:焦 勇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