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现代社会中,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焦虑、自卑和无法获得真正幸福的困扰。这些问题的根源,往往在于我们没有真正学会爱自己。英国心理治疗师Marisa Peer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,爱自己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,而是体现在我们日常的思维、语言和行为中。她总结了一套清晰的标准,帮助人们判断自己是否真正地爱自己。那么,你真的在爱自己吗?
1. 对自己说话的方式
首先,Marisa Peer强调内在对话是衡量自我关爱的关键。如果你对自己说的话,永远不会对挚友说,那就说明你没有真正爱自己。例如,当你犯错时,你是告诉自己“人都会犯错,我可以从中学习”,还是苛责自己“我真蠢,又搞砸了”?当你照镜子时,是自然地欣赏自己,还是立刻挑剔缺点?正如Marisa常说:“如果你的大脑相信了你说的话,那为什么不对自己说些好话呢?”
2. 允许自己优先考虑需求
许多人将“自私”和“自我关爱”混为一谈,但Marisa指出,真正的爱自己,是承认自己的需求同样重要。你是否会为了讨好别人而牺牲自己的时间、精力或快乐?你是否觉得“先照顾自己”是一种罪恶,而不是必要的生存法则?Marisa提醒人们:“如果你总是把自己放在最后,那么你传递给世界的信号就是——你不重要。”
3. 坦然接受赞美
当别人称赞你时,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?是说“谢谢”,并欣然接受?还是立刻反驳“哦,其实我没那么好”或“这只是运气”?Marisa认为,无法接受赞美,往往源于内心深处的不配得感。爱自己的人不会贬低自己的价值,而是勇于欣赏自己的优点。
4. 坚定设定边界
爱自己的人懂得“说不”不是冷漠,而是自我尊重。你是否会因为拒绝别人而感到内疚?你是否允许他人越过你的底线,因为你害怕冲突或不被喜欢?Marisa的建议是:“边界不是墙,而是你告诉世界如何对待你的方式。”
5. 相信自己已经足够好
许多人一生都在追求“变得更好”,却从未真正认可当下的自己。Marisa Peer最著名的观点之一就是:“当你相信自己已经足够好,世界也会这样对待你。”你是否总在等“某个目标达成”才允许自己快乐?例如,“等我瘦了10斤,我就能爱自己了”。你是否觉得必须完美,才值得被爱?她常说:“爱自己不是因为你完美,而是因为你是你。”
如何开始真正爱自己?
Marisa Peer的方法并不复杂,但需要持续练习:
改变语言:用“我选择”代替“我必须”,用“我足够好”代替“我还不够”。
每天做一件让自己开心的小事:哪怕只是安静地喝杯茶,也是在告诉自己“我值得享受生活”。
练习接受赞美:下次被人夸奖时,只需说“谢谢”,不要辩解或否定。
Marisa的核心理念是:“当你真正爱自己,整个世界都会变得温柔。”这不仅仅是一句鸡汤,而是心理健康的基石。通过自我关爱,我们能够改善内心的焦虑与不安,进而享受更美好的生活。让我们从今天开始,学会爱自己,给予自己应有的尊重和关怀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